在歐式裝潢中,常看到各種不同風格的羅馬柱樣式,甚至簡約的新古典主義也能見到羅馬柱的身影。不過您知道羅馬柱的樣式有多種呢?
羅馬柱的原型來自古希臘,最早的三種柱式:多立克柱式、愛奧尼柱式、科林斯柱式。後因古羅馬人征服希臘,吸取希臘建築體系與其文化並進行改良,而多發展出托斯坎柱式與混合柱式。
II. 羅馬柱的構成


III. 關於柱式種類

IV. 托斯坎柱式 Tuscan Order
時期:古羅馬
相較古希臘的多立克柱,托斯坎柱式更為簡約,並省去柱子表面的凹槽,柱身長度與直徑比例大約是7:1。托斯坎柱式多數使用在單層建築或圓形劇場(競技場)等大型建築。


V. 多立克柱式 Doric Order
時期:古希臘與古羅馬
是古希臘三柱式中最早出現的一種,著名建築如雅典衛城的帕德嫩神廟、帕埃斯圖姆的阿波羅神廟等即採多立克柱式。
特徵為柱身粗大,且未設有底座,一般建在建築物的柱座或平台上。柱式通常由簡單圓形構成,柱身偶爾雕有20條槽紋。柱身長度與直徑比例約為6:1,因多立克柱式的特徵被建築歷史學家認為與男性比例相似,故也有男性柱的稱呼。
古羅馬對此柱式進行改造,主要差別是在柱礎下增加一個台基。



VI. 愛奧尼柱式 Ionic Order
時期:古希臘與古羅馬
與多立克柱式不同,愛奧尼柱式通常立在一個底座上,柱頭由一對標誌性的渦形裝飾,部份渦形是從內綻放出,而中間常以《裝飾建材「飾花紋」背後隱藏的訊息》中介紹的蛋(盾)與鏢(矛)為裝飾線條,愛奧尼柱式柱身長度與直徑比例約為8:1,比多利克柱要纖細,也被稱為女性柱,柱身上有24個凹槽。著名建築如雅典衛城的勝利女神神廟、厄瑞克忒翁神廟等。


VII. 科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
時期:古希臘與古羅馬
是三柱式中最為纖細的,柱身長度與直徑比例約為10:1。柱頭是用茛苕作裝飾,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,比起愛奧尼柱式,科林斯柱式的裝飾性更強,但在古希臘的運用並不廣泛,但在古羅馬時期廣泛使用,著名建築為奧林匹亞宙斯神殿、羅馬萬神廟等。
柱身根據材質的不同,有光滑與凹槽,凹槽數為四的倍數,通常是24個。


VIII. 混合柱式 Composite Order
時期:古羅馬
古羅馬人融合愛奧尼柱式與科林斯柱式的特色,形成混合柱式,又稱羅馬複合式柱式(Roman Composite Order)。混合柱式的柱身長度與直徑比例和科林斯柱式相同,柱頭部分結合了愛奧尼克的渦形裝飾與科林斯柱式的茛苕,著名建築如奧圖斯凱旋門、賽維魯凱旋門等。


在古羅馬時期,按建築高度,一般一樓會使用較為強韌樸素的托斯坎柱式或多立克柱式;二樓使用愛奧尼柱式;三樓則使用裝飾性最強的科林斯或混合柱式。
根據柱式不同,也會使用不同尺寸、樣式的山花(三角楣)、簷枋等,只是隨著時間推進,現代的羅馬柱已有更多不一樣的風貌,並被廣泛運用在建築外觀、窗框、拱門⋯⋯等地方,無論是簡約端莊的新古典設計、或是浪漫尊貴的巴洛克、宮廷風設計,羅馬柱都能完美、均衡及勻稱空間比例,是打造西方復古風格不可缺少的裝飾建材。
2 則留言
您好:我們在出一本旅遊書,介紹到希臘時,想要引用”III. 關於柱式種類”這張圖,我們會註明出處的網址,不知是否可以呢?
您好,可以的喔🥰